找到相关内容13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日本权田雷斧著 王弘愿译:密宗纲要(3)

    字大空轮之位可知,故金刚界之五相成身,即胎藏之五字严身也。  【注释】  ①「阿、缚、罗、贺、佉」之梵字为「 」。「鍐、蓝、唅、欠」之梵字为「 」不过上加圆点而已,故文中互出也,又[欠」字当读...

    日本权田雷斧著 王弘愿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2147928.html
  • 真言密教修持原理探讨

    尘垢。清净无碍。摧  破无明障碍,得大自在、圆满。  由于不懂梵字的意义,就好像不懂外国语,会让人有一种神秘感  ,甚至于误解,圣如意轮观自在菩萨的心咒,如果简单的说就是,  [皈命莲花、如意、宝珠、光明、自在],但古代大德通常是不翻译  咒语的,因为梵字一字含千义,稍有不慎,便会误导一切众生了。  真言咒语在表达一种意境,表达佛菩萨的性德,每一尊佛菩萨都  有自己的咒语,如同我们在受教育,从国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3848546.html
  • 佛教法器概介

    种子及真言,或书写种子梵字于诸尊的本位,或以法身三摩地以及一切经论的文义等来表现,称为法曼荼罗(种子曼荼罗),相当于金刚界的微细会。  4、羯磨曼荼罗:将诸尊的威仪事业铸造成像,形成立体、行为的三度...成就如来。种子字的位置分配,乃是依照顺时针方向排列,表示大日如来的作用具体开展(向下门)。  一般而言,金刚金刚界铃的身是属于素纹,但胎藏界铃则富于装饰,在以圆圈围绕的梵字中,具有宝相华纹与莲华纹的装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5649036.html
  •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分析

    想心月中布字。 出入息持。謂出入息中想於真言梵字。息出字出。息入字入。 金剛持。脣齒不動舌不至齶。但口中微動。 微聲持。但令自耳聞之。不緩不急。 高聲持。令他聞之滅罪。 持咒要點: 若上根持。謂須得三密相應。一身密結印。二語密誦呪。三意密或想真言梵字。或緣持誦之聲或想准提菩薩。或想菩薩手中所執杵瓶華果等物。 欲求一切功德疾得成就。宜專持誦一道真言。成時一切真言功德皆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1753158.html
  • 智顗“四意消文”的解经方法论

    特定意义的文本,而是佛经宣说的不同层次的企图与目的,以此之故,四悉檀被放在因缘释说,其用意即在解说任一文句宣说使用之因缘。  当然因缘释也不是只用四悉檀,有时则是从梵字之因缘开始,说其历史因缘、本生因缘...太广,而四悉檀较诸其它因缘释,具有更优位的方法论之地位,因为它可以含扩其它因缘,使之俱成为四悉檀说法因缘之一种的呈现,例如,王舍城的梵字解释及建城之因缘︰驳足王共千王立舍其地,故云王舍﹔驳足王赦千王于...

    郭朝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1871339.html
  • 智顗「四意消文」的解经方法论

    即在解说任一文句宣说使用之因缘。 当然因缘释也不是只用四悉檀,有时则是从梵字之因缘开始,说其历史因缘、本生因缘或者今生出家因缘、家族因缘等,例如在解释王舍城的由来,及佛弟子例如憍陈如、大目犍连等,...成为四悉檀说法因缘之一种的呈现,例如,王舍城的梵字解释及建城之因缘︰驳足王共千王立舍其地,故云王舍﹔驳足王赦千王于其地,名王赦,被译者假以同音字名王舍[[[24]]]﹔以上可称为世界悉檀义。至以驳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074723.html
  • 悉数佛教圣地普陀山之经典十二景

    衬映着古树、梵字、拱桥、宝塔倒影,构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图画。夏日月夜到此,或风静天高,朗月映池;或清风徐徐,荷香袭人,更是一番良辰美景,令人流连忘返。   荷花,佛家称之为莲花,是圣洁、清净的象征。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十二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7/13381610443.html
  • 佛教如何传入西藏

    印,学习梵文,吐弥回藏后,仿梵字造成藏文,译《宝箧》、《宝云》及《观音经续》共二十一种,王立十善法以治国。   后又迎请印度大师孤萨惹(ku-sa-ra)、婆罗门向迦惹(shang-ka-ra)、...

    佚名

    |西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10341522438.html
  • 龙树之论空、假、中

    实际,及与世间际,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。(25:20)  上一偈表示涅盘与世间法相互间无丝毫分别。下一偈则明确地点出,这无分别不是在别的方面,而是在『际』方面。这际的相应梵字为kotih,是边际、限制、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1441214.html
  • 龙树之论空假中

    际,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。(25:20)上一偈表示涅盘与世间法相互间无丝毫分别。下一偈则明确地点出,这无分别不是在别的方面,而是在『际』方面。这际的相应梵字为kotih,是边际、限制、领域之意;在逻辑...

    吴汝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1146857.html